白色战袍下的凡人史诗,疫情中那些被神化的血肉之躯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当绝大多数人本能地向安全地带撤退时,一群身着白色防护服的身影却逆向而行,他们被媒体称为"最美逆行者",被民众奉为"抗疫英雄",被官方表彰为"时代楷模",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医护人员确实用专业与勇气筑起了生命的防线,但当我们不断重复这些宏大叙事时,是否也在无意中完成了一场集体的造神运动?那些被光环笼罩的白色身影背后,是一个个会疲惫、会恐惧、会崩溃的血肉之躯——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英雄。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一位护士连续工作36小时后瘫坐在走廊,防护服下的手术衣已被汗水浸透;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一位医生得知同行感染后躲在更衣室痛哭,五分钟后擦干眼泪回到病房;在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一位女护士连续搬运医疗设备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却拒绝离开岗位,这些细节构成了疫情中最真实的英雄主义——不是无所畏惧的超人表演,而是明知危险却依然向前的凡人选择,法国作家加缪在《鼠疫》中写道:"英雄主义从来就不是一种比诚实更高尚的品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展现的恰恰是这种"诚实的英雄主义"——他们害怕,但依然履行职责;他们疲惫,但依然坚守岗位;他们悲伤,但依然给予病人希望。

武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主任蔡毅在朋友圈记录了一位平凡护士的故事:科室年龄最大的护士王阿姨,本可申请调离一线,却主动承担起最危险的咽拭子采集工作,理由是"我孩子大了,父母走了,没什么牵挂",这种朴素到近乎笨拙的理由,撕开了英雄叙事中常见的宏大话语,展现出普通人最本真的善意与担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某医院年轻护士小林,她在连续工作两周后情绪崩溃,对着手机镜头哭诉"我真的好怕",这段视频却遭到部分网友指责"不够专业",这种对医护人员的神化期待,实际上构成了另一种形式的道德绑架——我们赞颂他们的牺牲,却不容许他们展现脆弱;我们歌颂他们的勇敢,却忘记了恐惧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白色战袍下的凡人史诗,疫情中那些被神化的血肉之躯

在郑州某定点医院,ICU主任张宏每天工作结束后会独自在办公室呆坐半小时,同事后来才知道,那是他在让自己从连续面对死亡的压抑中恢复平静;在上海援鄂医疗队中,心理医生发现超过60%的医护人员出现失眠、焦虑等应激反应,但绝大多数人选择隐瞒症状继续工作,这些被遮蔽的创伤提醒我们:英雄光环之下,是正在默默承受心理重压的普通人,英国诗人奥登在《美术馆》中写道:"关于苦难,他们从不会错,那些古典大师。"疫情中的医护人员确实伟大,但他们的伟大恰恰在于承受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却依然坚持,而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痛苦。

媒体偏爱报道"护士妈妈隔空拥抱女儿"的催泪故事,却很少关注这位护士每天要经历多少次这样的心碎;社交媒体疯传"医生父亲去世仍坚守岗位"的感人事迹,却无人计算这位医生内心积累了多少无法表达的哀伤,当我们将这些极端案例普遍化为医护人员"应该如此"的标准时,实际上是在用感动的泪水冲刷掉他们应得的合理权益,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总是需要依靠个体的非凡牺牲来维持运转,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往往因过度追求美德而招致毁灭,我们对医护人员的英雄化叙事,是否也在无形中助长了对他们过度牺牲的期待?

疫情初期,武汉某医院因防护物资短缺,护士们用垃圾袋自制防护服,这一行为被广泛报道为"无私奉献的典范",却很少有人追问:为什么我们的应急体系会让一线人员暴露在如此高风险中?当湖南某医院医生因公开反映防护物资不足遭到处分时,公众的沉默暴露出英雄叙事背后的残酷逻辑:被神化的对象不应该有抱怨的权利,法国思想家福柯曾揭示权力如何通过话语建构主体,我们对医护人员的英雄话语,是否也在无形中剥夺了他们作为劳动者正当维权的空间?

白色战袍下的凡人史诗,疫情中那些被神化的血肉之躯

在解构英雄神话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建立一种平视的尊重,杭州某医院在疫情后做了两件事:一是给所有援鄂医护人员放带薪假,二是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热线——这种制度性关怀比任何空洞的赞美都更实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区分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前者关注行为本身的价值,后者关注行为的实际效果,我们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应该从浪漫化的价值崇拜转向实实在在的制度保障,包括合理的薪酬、充足的防护、必要的休息和心理支持。

疫情终将过去,但我们对医护人员的认知不应停留在感动与遗忘的循环中,他们不需要被捧上神坛,只需要被当作有血有肉的专业人士来尊重;不需要被塑造成无私的圣人,只需要获得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回报与保障,最好的致敬不是眼泪与鲜花,而是让这个职业回归它应有的尊严与价值,当下一场危机来临时,让我们记住:保护这些保护我们的人,不是通过神化他们,而是通过人性化地对待他们。

那些白色防护服下,是一个个和你我一样会饿、会累、会怕的普通人,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不是因为天生超凡,而是因为在极端环境下依然选择了责任与善良——这种来自平凡人的非凡选择,才是人类对抗灾难时最真实的力量源泉,正如波兰诗人米沃什所写:"人性,依然是人性的拯救。"

白色战袍下的凡人史诗,疫情中那些被神化的血肉之躯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admin 2025-04-04 1# 回复
震撼心灵的艺术之美 评论:令人陶醉,视觉享受。